本科(艺术类文理兼收)
环境设计(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)
动画(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)
漫画
产品设计
视觉传达设计
雕塑
公共艺术
工艺美术
环境设计(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)
培养目标:本专业为适应国家文旅融合,乡村振兴战略需要,着眼于环境设计领域发展的现实需求和未来前景,以传媒行业要求为依据,培养学生掌握扎实的环境艺术设计基础理论和专业技能等,熟悉环境设计创作的规律和方法,同时在数字时代的推动下,培养具备数字表达相结合的能力,能够利用这些先进技术进行设计创新。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、创新思维、实践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环境设计人才。
主修课程:设计手绘表达、专业制图基础、室内外效果图表现、人机工程学、照明设计、室内设计、景观设计、模型设计与制作等。
就业前景: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在相关室内装饰、环境艺术设计、景观规划设计及环境艺术设计教育领域从事相关工作,或在教育部门从事该专业的教学和科研工作,或在政府部门从事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管理及相关领域的工作。
动画(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)
培养目标:本专业立足成都、面向四川、辐射全国,着眼于动画领域发展的现实需求和未来前景,密切关注新时代的动画艺术发展新动向,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以“思政+动画艺术”为特色,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,能够系统掌握动画艺术专业基础理论知识、动画数字技术专业知识、动画工程系统相关知识,具备良好的艺术功底和扎实动画艺术表现能力、创意设计能力,掌握专业工具、软件应用能力,具有运用大数据、人工智能、数字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,具有社会责任感、创新思维、国际视野、审美判断以及科学工作方法的高素质应用型动画艺术人才。
主修课程:动画概论,数字软件基础,动画角色设计、分镜头设计、动画剧作基础与写作、三维动画基础、影视特效合成、视听语言、三维引擎动画技术、动画创作、数字雕刻及打印、新媒体技术与表现等
就业前景:学生毕业后能在动画、漫画、游戏行业从事动画、漫画、游戏美术设计制作;在影视行业、网络新媒体行业从事文化传媒、文化创意产业、运营或管理等相关工作。
漫画
培养目标:本专业以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,以“思政+漫画艺术”为特色,立足成都、面向四川、辐射全国,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,具有运用大数据、人工智能、数字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,能够系统掌握漫画设计、制作及相关工具应用的基础知识、基本理论和方法,具备良好的艺术功底和漫画艺术表现能力、创意设计能力,具有社会责任感、国际视野、创新思维、审美判断以及科学工作方法的高素质应用型漫画艺术人才。
主修课程:漫画编辑与版面设计、漫画角色设计、漫画插画设计、漫画策划与表现、电子漫画书制作、漫画创作、分镜头设计、人物运动规律、三维数字技术、漫画广告、动漫主题项目设计应用等。
就业前景:学生毕业后能在动漫、电子出版、互联网、移动媒体行业从事漫画艺术设计创作、动画美术设计创作;在游戏行业从事游戏美术设计;在新媒体行业从事文化传媒、文化创意产业、运营管理等相关工作。
产品设计
培养目标:本专业立足成都,面向四川,辐射全国,以社会需求和我校传媒优势特色为导向,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,培养具有责任意识、理性精神、审美判断和系统的专业知识,“知识、能力、素质”协调发展,掌握产品设计的设计思维、表达、沟通和管理技能,具有扎实的产品设计基础理论知识及产品造型能力、良好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, 具备自主创业能力,适应国家和地方社会经济文化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。
主修课程:产品设计表现、数字化设计与3D打印技术、产品设计程序与方法、用户体验设计、家具设计、智慧生活产品设计、家庭健康产品设计、公共环境设施设计、交通工具外观设计、产品演示动画、饰品设计、产品数字化动态设计与表现、产品摄影等。
就业前景:学生毕业后能够在企事业单位、专业设计部门、教学科研单位从事以产品创新为重点的产品设计、产品策划、产品设计调研、产品结构设计、设计管理、产品设计科研或教学工作,也能从事与产品设计相关的视觉传达设计、信息设计、环境设施设计等方面工作。
视觉传达设计
培养目标:本专业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以地方经济建设和发展需求为导向,立足成都、面向四川、辐射全国,着眼于视觉传达设计领域发展的现实需求和未来前景,密切关注新时代的视觉传达设计发展新动向,培养能综合运用美学、技术、文化及设计心理学的相关知识,解决品牌、包装、广告、书籍、展示、信息传达等各种设计问题的能力,以及能依托数字虚拟技术、交互技术从事综合媒体视觉设计的应用型人才。
主修课程:标志设计、图形设计、版式设计与工艺、文字设计、商业广告摄影、书籍设计、广告设计、包装设计、展示设计、数字化动态设计与表达、信息可视化设计、导视系统设计、品牌形象设计、交互设计等。
就业前景:学生毕业后能在国内专业设计机构、文化创意机构、国内大型企业或著名品牌企业、出版社、报社、电台、新闻机构、影视传播、网络媒体、教育机构等设计部门和管理部门,从事设计师、设计总监、设计主管等工作。
雕塑
培养目标:本专业依托传统、数字赋能、服务地方、扩宽口径,以传媒行业要求为依据,在保留传统技法的基础上,引入了新型数字化技术,使学生能够跨越实体与虚拟的界限,自由创作兼具传统美感与现代创新风格的雕塑作品。同时,本专业通过以赛促课、以项目促课的教学模式,让学生在参与各类雕塑比赛和项目实践中深化理论知识,锻炼实操技能,提升学生的艺术审美与创新能力,增强团队协作与项目管理能力,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事业的需要,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。
主修课程:中外美术简史、传统艺术考察、抽象造型、动漫雕塑、材料与装置、桌椅人体、动物雕塑、陶艺雕塑、木雕创作、石雕创作等。
就业前景:毕业后可从事雕塑、公共艺术、影视特效、3D游戏设计、影视/动漫衍生品设计、3D打印、城市景观设计、教育及艺术工程管理等相关工作。
工艺美术
培养目标:本专业秉承传统工艺美术技艺与现代艺术设计创新的融合,形成了将手工艺传统与当代科技融通,将传统工艺进行现代转化的专业特色。培养能够立足弘扬和继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艺术,掌握工艺美术理论知识、工艺材料与制作知识,具备传统与现代手工艺设计与制作、传统与现代手工艺研发和工艺品品牌设计与推广的能力,具有社会责任感、创新思维、审美判断,独立思考能力,能够适应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快速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。
主修课程:中外工艺美术史、染织工艺、雕刻工艺、竹编工艺、陶瓷工艺、漆器工艺、金属工艺、装饰壁画、工艺品设计表现、传统工艺的数字化表现、非遗传承与创新设计、文创产品设计、文创产品品牌设计、工艺品广告摄影、标志设计、广告设计与包装、交互设计等。
就业前景:学生毕业后能够在传统文化行业、文化旅游行业、文化创意设计公司、文化艺术部门等企事业单位从事与文化价值挖掘,传统工艺的传承与创新,传统工艺数字化呈现,文化创意产品的设计,艺术衍生品的设计,互联网+文创品牌的设计和推广等相关工作。
公共艺术
培养目标:公共艺术专业着眼于公共艺术领域发展的现实需求和未来前景,密切关注新时代的公共艺术发展新动向,发挥跨界融合的学科优势,秉承不断创新的精神,与时俱进地探索新的艺术语言和表现方式。立足专业特质,走“技术+科技”“传统+现代”的新融合专业建设发展之路。本专业深度落实产教融合,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地方经济发展需要,服务城乡空间环境更新,熟悉公共艺术创作的规律和方法,掌握公共艺术基础知识和技能,具有社会责任感、创新思维、审美判断以及科学工作方法的应用型公共艺术人才。
主修课程:《材料与装置》、《数字造型——数字雕塑(ZBrush)》、《浮雕》、《项目设计 1——壁画设计与制作》、《景观公共设施设计》、《户外雕塑小品设计与制作》、《室内外陈设艺术品设计》、《公共空间设计》、《项目设计 2——城市雕塑设计》、《公共空间设计》、《景观模型设计与制作》、《项目设计 3——综合公共艺术设计与制作》等课程。
就业前景:学生毕业后能在设计行业从事公共艺术创作、城市景观设计、艺术工程管理、文化创意产业等相关工作;能够在教育领域从事相关工作;能够在政府部门、景观设计公司从事公共艺术相关工作。